[MG][820820]柴可夫斯基 1812序曲
本帖最後由 goldcow8210 於 2020-11-10 21:31 編輯【專輯名稱】:Antal Dorati-Tchaikovsky 1812 OvertureCapriccio ItalienBeethoven Wellington's Victory 【專輯封面】:
【指揮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首演日期】: 1882年8月20日
【音樂格式】: FLAC
【檔案大小】: 350MB【歌曲數量】: 6
【上傳空間】: MEGA
【保存時間】: 自然死
【檔案密碼】: 無【演出編制】短笛/長笛(可替換):2雙簧管:2單簧管(降B調):2英國管/低音管(可替換):2法國號(F調):4短號(降B調):2小號(降E調):2長號:2低音長號:1低音號:1定音鼓:1三角鐵:1鈴鼓:1小鼓:1大鼓:1鈸:1管鐘:1弦樂團銅管樂隊・大炮・合唱團
《1812序曲》是一部標題音樂作品。它以一段低沉的教堂讚歌為前奏,回憶了當年俄國在教堂禮拜時的宣戰,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中對這一場景有所描寫。緊接著是莊嚴的讚歌,代表了俄國的勝利。
主旋律部分首先是一段表現部隊行軍的主題,用法國號演奏。法國國歌《馬賽曲》代表戰爭初始法軍的勝利及1812年9月占領莫斯科。接著的主題是俄羅斯民族舞蹈,慶祝擊退拿破崙的戰役,漸弱的旋律代表1812年10月末法軍從莫斯科撤退,炮擊聲象徵俄軍將敵人逼退至法國邊境。戰爭進入尾聲,樂曲回到前奏的讚歌部分,這次是整個管弦樂隊一齊演奏,並加入勝利的響亮鐘聲,示意俄國從法國占領中被解放。在炮聲與進行曲中,可以聽到俄國國歌《天佑沙皇》,與先前的法國國歌形成對應[註 1]。
在蘇聯時期,該作品在演奏時有所改編:序曲中的《天佑沙皇》部分被格林卡的歌劇《伊萬·蘇薩寧》中的合唱曲《光榮頌》所代替。
柴科夫斯基在曲中指定的炮擊聲現在通常用大鼓來演奏,有的時候還可以聽到突出的小軍鼓漸弱的聲音。但是在一些場合用了真的大炮,首次真炮的錄音是1950年明尼阿波利斯交響樂團的演奏。後來還有其他利用音響技術的類似錄音。用真的大炮演奏序曲的有:每年7月4日波士頓流行管弦樂團在查爾斯河畔音樂會上的演出;澳大利亞國防軍事學院每年在坎培拉舉行的畢業閱兵典禮上的演奏。中華民國國家交響樂團以往曾在每年兩廳院院慶時皆演奏本曲作為固定壓軸,並由國軍支援禮炮。
1960年代中期,伊戈爾·布克托夫(Igor Buketoff)將《1812序曲》改編成合唱曲。開曲引子部分由大提琴與中提琴演奏的讚歌改為人聲演唱,在長笛和英國管演奏中加入童聲合唱,結尾的管樂部分——實際上是整個管弦樂團混合了大合唱。卡拉揚、奧曼迪等指揮家都錄製過帶合唱的版本。
-從維基百科轉錄.
【專輯載點】:**** Hidden Message *****
【後言】:別等了! 11:45!!!請愛護喇叭!
回文格式:
【用戶名】
【壓縮密碼】無/正確/錯誤/沒下載
【檔案狀態】良好/檔案損毀
【回覆內容】
免責聲明:
本人上傳之所有資源皆無商業利益,請勿轉售,且一切刑事或民事責任將不負擔。上傳檔案僅供寬帶測試研究用途,請於下載後24小時之內刪除
你的語法是積分>200著都能看到載點……… 還是勒
你的載點這樣根本沒有隱藏好不好……… 哇 柴可夫斯基~感谢楼主 感謝樓主的分享 【用戶名】q911400
【壓縮密碼】無
【檔案狀態】還沒下載不知道:dizzy:
【回覆內容】聽這個好嗨喲:lol,感謝分享
回文格式:
【用戶名】
【壓縮密碼】正確
【檔案狀態】良好
希望現在還能下載呀
感謝樓主的分享:) 以前听过,特别好听,值得收藏